当前位置: 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
编号:13642323
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伴有1级高血压眩晕症58例
http://www.100md.com 2015年5月25日 《中外医学研究》 201515
     【摘要】 目的:观察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伴有1级高血压眩晕症的临床效果。方法:100例伴有1级高血压眩晕症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用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对照组42例用胞二磷胆碱5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脉滴注。结果:观察组58例患者,显效46例,好转10例,无效2例,有效率96.6%;对照组42例中显效10例,好转1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52.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治疗伴有1级高血压眩晕效果好,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 眩晕; 高血压; 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

    中图分类号 R441.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5)15-0144-03

    doi:10.14033/j.cnki.cfmr.2015.15.078

    眩晕是一种运动性或位置性错觉,眩就是眼花,晕就是头晕,两者常同时成在,患者有周围景物或自身旋转感,血压高是引起眩晕的病因之一,而眩晕又反过来引起高血压,而在临床实践中有时在短时间内要明确两者的互为因果关系时则非常困难,而缓解眩晕症状对患者来说又是极为迫切,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在门诊急诊中用倍他司汀治疗伴有1级高血压的眩晕症患者58例,其治疗效果满意,现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在门诊就诊的眩晕患者100例,其中男41例,女59例,年龄40~70岁,分为两组,观察组58例,其中男28例,年龄40~50岁10例,大于50岁18例,其中女31例,年龄40~50岁12例,大于50岁19例;对照组42例,其中男17例,年龄40~50岁7例,大于50岁10例,其中女25例,年龄40~50岁9例,大于50岁1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病例均有以下临床表现:(1)眩晕且部分伴有头胀、恶心、心悸;(2)病程在24 h内;(3)血压在141~159/91~99 mm Hg;(4)无证据支持以下因素引起眩晕:脑血管意外、心源性、中毒、外伤、贫血、低血压、低血糖、感染。

    1.2 方法

    观察组:盐酸倍他司汀氯化钠注射液250 ml(含盐酸倍他司汀20 mg,氯化钠2.25 g,黑龙江中桂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23023509)静滴,对照组:胞二磷胆碱(济南利民制药有限责任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37021222)500 mg+0.9%氯化钠注射液250 ml静滴。

    1.3 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眩晕症状基本缓解,未再配用其他抗眩晕的治疗措施,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好转:眩晕较就诊时程度有所减轻,尚需加用其他抗眩晕措施,收缩压或舒张压下降<10 mm Hg;无效:眩晕无缓解,血压无下降或下降<10 mm Hg。总有效=显效+好转。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对照组为52.4%,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眩晕是临床中多种疾病都可引起的一种临床症状,是患者对空间关系的走向感觉障碍,患者常有周围景物或自身旋转而不能活动,不敢睁眼,如坐舟船,体位变动时加剧伴有恶心、呕吐及胸闷、心悸、出汗等自主神经功能失调的临床表现,最常见的病因有美尼尔氏病、椎基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病、高血压等[1]。本组病例均有高血压,从病因角度思考则不能排除眩晕由高血压引起的可能,但眩晕本身可反射性引起高血压,也无法排除这些患者血压增高是眩晕反射引起,但无论何种原因引起眩晕,其病理基础多为头颅器官或组织的供血障碍,血管痉挛、水肿及迷神经兴奋性增高,故治疗眩晕的用药基础就是改善器官或组织的血液循环[2]。而观察组所用倍他司汀为组胺类药,其具有扩张毛细血管的作用,能善循环扩张脑血管,增加脑血流,同时又能抑制组胺的释放,还有轻微利尿和轻微降低血压作用,另外倍他司汀能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血液黏度,增强红细胞变形力,改善血液活动性和微循环,能显著增加脑血流量和内耳前庭、耳蜗血流量,减轻迷路积水,从而消除眩晕症状,为此临床上有众多医生用倍他司汀治疗各种原因引起的眩晕症,且其临床效果均得到肯定[3]。如丁晓云等[4]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80例,对照组用654-2治疗眩晕80例,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5%,观察组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冯均明等[5]用倍他司汀序治疗反复性眩晕症88例,其结果总有效率为94.31%,治愈率达34.09%,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未发现有明显副作用。常嵘等[6]用倍他司汀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引发的眩晕后经颅多普勒观察到血管搏动指数、血管阻力显著低于治疗前,临床症状明显好转,这也说明倍他司汀具有改善器官供血功能。周小蓬等[7-8]亦用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均取得明显的临床效果。但在眩晕伴有1级高血压时是先降血压而达到缓解眩晕的目的还是先缓解眩晕进而降低血压或同时达到两者的共同效果,至今在这方面的探讨不多,本组眩晕症患者均伴有高血压1级,而倍他司汀的降压效果起到病因治疗作用进而从病因角度减轻眩晕症状,眩晕消除从而也消除反射性引起高血压的因素,血压也随之而降低,随血压降低又可促进眩晕进一步好转,本组用倍他司汀治疗伴有1级高血压的眩晕症,其具有同时缓解眩晕和降低血压这种治因又治表的双重效果,其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基层医院很难在短时间内明确高血压性眩晕症患者的血压和眩晕间的因果关系,如果能在短时间内缓解症状,就会获得患者的信任,给进一步的诊疗带来了机会,而且此方法简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但是对眩晕伴有2级、3级高血压的疗效如何,尚未做详细观察,则不便探讨。

    参考文献

    [1]吴秀萍.国人眩晕症的病因及治疗综合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5,25(28):755-756.

    [2]王维治.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2037-2038.

    [3]陈新谦,金有豫,汤光.新编药物学[M].第1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78.

    [4]丁晓云,古辉,罗建平.倍他司汀治疗眩晕80例[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3,24(15):33-34.

    [5]冯均明,陈景堂.盐酸倍他司汀序贯治疗反复性眩晕症88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5,15(8):1236-1238.

    [6]常嵘,杜芳.盐酸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的临床效果[J].临床军医杂志,2008,36(4):537-539.

    [7]周小蓬.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的临床观察[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1,21(6):354-355.

    [8]温亮仙.倍他司汀治疗眩晕症50例疗效的临床观察[J].实用医技杂志,2004,11(24):2536.

    (收稿日期:2015-01-29) (编辑:黄新珍), 百拇医药(刘开福)


    参见:首页 > 医疗版 > 疾病专题 > 神经内科 > 其它神经系统疾病 > 眩晕(头晕)